中华民族历史悠久,音乐文化源远流长。11月1日晚,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何冀湘老师通过超星课堂线上授课方式围绕“中国传统审美意象——八音分类”为主题展开精彩讲座,向同学们介绍八音分类的相关专业知识。
何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民族音乐,如何欣赏民族音乐,引发了同学们对民族音乐浓厚的学习兴趣。接着,何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我国器乐发展历史。我国发现最早的乐器是骨笛,出现在远古时期,先秦时期出现了瑟、古琴等拨弦乐器,秦汉隋唐时期乐器种类更加丰富出现了琵琶、箜篌、羌笛、竖琴等代表性乐器,宋元明清时期又相继出现了胡琴、唢呐、二胡等演奏乐器。通过我国不同时期器乐的变化,让同学们感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。最后,何老师着重向同学们讲述了八音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依据。八音分类法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,根据乐器不同制造材料进行分类,分为金、石、土、革、丝、木、匏、竹8类,俗称“八音”。在周代末期至清初三千多年中,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。
走进传统器乐,享受民族音乐之美。本次美育大讲堂内容丰富,老师讲述语言生动,普及了中国传统器乐知识让同学们对民族器乐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,为同学们了解民族音乐,感受民族音乐魅力提供了良好平台。



摄影:闫泽旺
编辑:刘 佳
审核:牛晓艳
责编:陈 思